所在位置:首页 / 教学科研
我系受邀参加“数智赋能·价值引领: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探索”教学研讨会
体育艺术系受邀参加“数智赋能·价值引领: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探索”教学研讨会—体育艺术系红色舞剧《红色记忆之英雄不能忘记》赋能艺术思政创新。近日,内蒙古民族大学隆重举办以“数智赋能·价值引领: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探索”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。会议吸引了全国高校思政领域专家学者、教学创新工作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路径,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。我校体育艺术系主任赵华、舞蹈教研室主任仝刚作为特邀嘉宾参会,并分享体育艺术系通过红色艺术实践创新思政教育的成果,其中原创红色舞剧《红色记忆之英雄不能忘记》成为研讨会焦点。  数智时代思政创新: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探索  
    
  研讨会围绕“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”“思政课沉浸式体验设计”“跨学科协同育人”等议题展开。与会专家指出,新时代思政教育需打破传统课堂边界,借助数字技术增强教学感染力,同时挖掘艺术、体育等学科的思政价值,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。  体育艺术系主任赵华在圆桌会议发言中介绍,近年来该系立足地区特色,将红色文化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艺术实践,打造了《冲破冰封》《梨园巾帼红》《红色记忆之英雄不能忘记》三部思政与美育相结合的原创舞剧作品。其中,红色舞剧《红色记忆之英雄不能忘记》以舞蹈语言再现革命英雄事迹,通过沉浸式舞台艺术让思政教育“活起来”,已在全区高校巡演,覆盖师生线上线下超64万人次,形成“以舞叙史、以情育人”的独特思政品牌。 舞蹈教研室主任仝刚补充道,探索红色艺术思政:让英雄故事“舞”入人心 。该剧在创作中充分运用数字技术,通过动态投影、虚拟场景等手法增强历史叙事的感染力,并依托“线上展播+线下实践”模式扩大覆盖面。“艺术思政的关键在于唤起情感共鸣,而技术手段为这种共鸣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。”  研讨会上,多位专家对该剧的思政创新价值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其探索了“艺术+技术+思政”的跨学科路径,为高校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内蒙古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代宏丽教授指出:“这种实践证明了艺术不仅是美育载体,更是价值观传递的桥梁,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。”未来展望:构建“大思政”育人生态各位专家在总结中表示,学校将持续推进思政课与信息技术、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交叉融合,支持更多像《红色记忆》这样的创新实践,推动形成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”的思政育人体系。  体育艺术系下一步计划持续打造更多舞台剧作品,继续将红色题材舞剧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,并开发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,进一步扩大辐射效应。此次研讨会的成果,将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。